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被引:36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民; 土地调整意愿; 土地制度;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m-Logit模型检验了农民个体特征因素对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干部利益假说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并不存在;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存保障,年龄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及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并没有使农民放弃其对土地的占有;基于土地的保障功能和"恋土情结",人均土地较少的农民倾向于通过土地调整来获得土地;农民及其家庭成员在享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后,其土地调整倾向会显著降低。因此,要解决政府稳定土地承包权政策与农民偏好土地调整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一方面要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33+94 +3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典型事实、农民反应与政策含义 [J].
陶然 ;
童菊儿 ;
汪晖 ;
黄璐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0) :12-20+30
[3]   农村土地关系思考——基于1995~2008年三次山东农户调查 [J].
杨学成 ;
赵瑞莹 ;
岳书铭 .
管理世界, 2008, (07) :53-61
[4]   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决定因素研究 [J].
刘晓宇 ;
张林秀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4) :11-22
[6]   2005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J].
叶剑平 ;
蒋妍 ;
罗伊普罗斯特曼 ;
朱可亮 ;
丰雷 ;
李平 .
管理世界, 2006, (07) :77-84
[7]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 [J].
许庆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5, (10) :59-69
[8]   人口增长与土地调整的关系:一个理论推导 [J].
贺铁英 .
中国农村观察, 2004, (04) :31-36+80
[9]   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和转移权:现状评价 [J].
Loren Brandt ;
李果 ;
黄季焜 ;
Scott Rozelle .
经济学(季刊), 2004, (03) :951-982
[10]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困境与乡村干部行为——对乡村干部行为的分析 [J].
钱忠好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2)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