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抵押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21
作者
张治峰
易继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关键词
动产抵押; 《担保法》; 对抗效力; 抵押合同; 民法典; 动产担保交易法; 第三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 动产抵押是曾一度存在于古罗马法中的重要担保制度,但滥觞于《法国民法典》的近代民法传统却对之采取了根本否定的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了动产抵押,但在体例安排上未臻完善,相关条文过于概括简略,从而限制了这一颇有生命力的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围绕着有关动产抵押的几个实践、理论意义较大的问题,谈点浅见。 一、动产抵押制度的产生 动产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动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动产的折价或者以拍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一项制度。该制度是对自《法国民法典》以来近代大陆法系民法传统的突破,弥补了“民法上否认不移转占有动产担保化的欠缺”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不动产物权登记 [J].
孙宪忠 .
中国法学, 1996, (05) :51-62
[2]   法国物权法中动产与不动产的法律地位 [J].
尹田 .
现代法学, 1996, (03) :103-109
[3]   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 [J].
孙宪忠 .
法学研究, 1996, (03) :80-92
[4]   “抽象物权契约”理论──德意志法系的特征 [J].
孙宪忠 .
外国法译评, 1995, (02) :25-32
[5]  
民事法律行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董安生著, 1994
[6]  
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慧星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