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及二磷酸腺苷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彭康
孙忠
机构
[1] 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中药方剂教研室
[2] 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中药方剂教研室 广东省广州市
[3] 广东省广州市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中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 腺苷三磷酸; 腺苷二磷酸; 单胺类神经递质; 疾病模型,动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在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其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对中风后遗症脑损伤的治疗保护作用。方法:复制了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并设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病理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补阳还五汤用传统方法煎制,大鼠灌胃15d后取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模型脑组织中ATP,ADP及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ATP含量模型组(95.7300±43.8137)μg/L显著低于正常组(439.4700±103.4430)μg/L(F=26.642,P<0.001),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1~0.01);ADP含量模型组(126.7722±24.1103)μg/L显著低于正常组(557.1229±87.5038)μg/L(P<0.001),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1);NE含量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0.01);多巴胺含量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557.1229±87.5038)μg/L(P<0.001),各给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0.01);5-羟色胺含量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中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由于能量代谢障碍而出现脑组织ATP,ADP含量降低,并伴有大脑分泌NE,多巴胺和5-羟色胺增加及脑组
引用
收藏
页码:1908 / 19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脑组织Na+,K+,Ca2+和Mg2+的影响 [J].
孙忠 ;
彭康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7) :1296-1298
[2]   从循证医学角度谈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的研究 [J].
高颖 ;
王永炎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01) :56-57
[3]   赤芍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J].
罗惠平 ;
李家康 ;
焦杨 ;
郑自芳 ;
杨毅红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9) :2945-2945
[4]  
中药大全[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崔树德 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