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对安乐死态度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14
作者
姜永东
游桂英
谢红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
关键词
安乐死; 态度; 影响因素; 临终关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成都市市民对安乐死的态度,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及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成都市147人进行调查。[结果]138人中有58.7%持赞成态度,其中63%认为安乐死可使病人免受不必要的痛苦。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对安乐死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安乐死态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为可使病人免受不必要的痛苦是赞成安乐死的最主要的原因,该市除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安乐死的立法外,加强和推广临终关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0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癌症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J].
王妙君 ;
黄华兰 ;
陈琼芝 ;
李洁璇 .
护理研究, 2004, (07) :595-596
[3]   肿瘤科护士癌症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研究 [J].
刘绍金 ;
何仲 .
护理研究, 2004, (01) :26-28
[4]   不同年龄与文化程度对安乐死认知度的影响 [J].
孔维佳 .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 (05) :26-28
[5]   底线伦理与罪恶职责——评审判阿道夫·艾希曼 [J].
萧瀚 .
开放时代, 2001, (10) :97-102
[6]   正义的召唤: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行动──评德雷福斯案件 [J].
萧瀚 .
开放时代, 2001, (08) :91-100
[7]   临终关怀及其社会学意义 [J].
程琳 .
医学与社会 , 1996, (02)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