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社区集体行动的一个理论模型:以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例

被引:11
作者
刘能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运动; 集体行动; 抗交村提留款; 中国乡村社区; 理论模型;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7.05.011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本文以一类假想中的、很有可能曾经在中国乡村社区中发生过的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对象,以社会运动/集体行动这一研究领域内的现有理论成果为基础,提炼出了用于解释村民家庭户是否参与了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这一因变量取值的一系列自变量组群,从而再现了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传统中的四大理论取向——古典理论、文化主义、结构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综合,对于中国经验案例的理论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转型社会中乡村精英的变迁与乡村社区治理 [J].
李强彬 ;
向生丽 .
兰州学刊, 2006, (04) :161-164
[2]   转型社会中乡村精英的变迁与乡村社区治理 [J].
李强彬 ;
向生丽 .
兰州学刊, 2006, (04) :161-164
[3]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 [J].
于建嵘 .
学海, 2006, (02) :26-32
[4]   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 [J].
于建嵘 .
学海, 2006, (02) :26-32
[5]   苏南农村政治精英的转型及其伦理困境 [J].
龚博君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1) :70-75
[6]   苏南农村政治精英的转型及其伦理困境 [J].
龚博君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1) :70-75
[7]   城郊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缘起、方式与机理分析 [J].
李一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 (03) :100-105
[8]   城郊农民集体维权行动的缘起、方式与机理分析 [J].
李一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 (03) :100-105
[10]   “城归”精英与村庄政治 [J].
林修果 ;
谢秋运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23-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