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E·G·S·C育种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8
作者
周俊儒
李邦发
庞启华
李全
李泽仪
余敖
机构
[1] 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
关键词
小麦,优良基固型,E·G·S·C育种方法;
D O I
10.16213/j.cnki.scjas.1998.s2.008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复合杂交能丰富后代遗传基础,可能选出优点突出或突破性品种,但方向难测,规模及选择难度很大。利用优良基因结合体进行阶梯式杂交的方法(E·G·S·C育种法)可以把单交与各种复交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极大地缩小育种规模,集中选择目标,减少选择难度,集中多个亲本优良性状,造出遗传基础相当丰富的基因型,从而使选育适应各种需要的突破性品种变得比较容易和有把握。应用模式3,经过8~15年已陆续育出具高蛋白高赖氨酸、白皮大粒、商品型高产优质及高产大穗抗倒广适等特性各异的4个系列品种。应用模式1与模式2将会有更好的效果,只是复杂程度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种“绵阳28号” [J].
周俊儒 ;
李帮发 ;
李泽仪 ;
李全 ;
蒲定福 .
西北农业学报, 1997, (01) :34+95-34+95
[2]   高产优质白皮大粒小麦品种绵阳25号的选育研究 [J].
周俊儒 ;
庞启华 ;
李邦发 ;
李泽仪 ;
李全 .
种子, 1996, (04) :21-24
[3]   对四川商品型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育成的商榷 [J].
周俊儒,李帮发,李泽仪,李全,熊寿福,竭润生,文凤君,丛萍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1) :21-24
[4]  
小麦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吴兆苏编著, 1990
[5]  
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M]. 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 主编, 1983
[6]  
小麦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德炎 主编,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