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直流输电工程共用1个接地极运行方式的研究

被引:26
作者
饶宏
李岩
黎小林
张晓
尹晗
何金良
机构
[1]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2]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共用接地极; 跨步电压; 直流输电; 接地极温升; 4回直流; 单极大地运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针对溪洛渡-广东±500kV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基于避免在受端开辟极址、建设新的接地极以节省占地面积和工程造价,为此,研究了将双回溪洛渡工程共用到云广特高压和贵广Ⅱ两回直流输电系统共用的鱼龙岭接地极,实现4回直流公用该接地极的可行性。研究了4条直流系统在受端公用接地极时,各种可能的多回同极性单极大地运行工况及其出现的概率和短时最大入地电流。研究表明,4回直流系统共用接地极后,在双回同时同极性单极大地运行时,原鱼龙岭接地极设计能满足要求,无需扩建。考虑直流工程实际运行情况和系统控制要求,4回共极址的直流工程出现3回同时同极性单极运行概率极小,而出现4回同时同极性单极运行概率几乎为0。综合考虑技术经济要求,可认定原鱼龙岭接地极的设计能满足继续共用溪洛渡直流工程的要求。针对理论上可能出现的3回同时同极性单极大地运行的短时大电流,提出了将现有接地极扩建为3环结构,能够满足对应工况下短时大入地电流条件下跨步电压值不超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179 / 11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地形结构及参数对特高压直流地电流散流特性的影响分析 [J].
魏敏敏 ;
曹保江 ;
任志超 ;
邱璆 ;
吴广宁 .
高电压技术, 2012, 38 (02) :414-420
[2]   直流入地电流经交流电网分流计算模型的简化及算法分析 [J].
任志超 ;
吴广宁 ;
甄威 ;
吴超 ;
张一坤 .
高电压技术, 2011, 37 (04) :1008-1014
[3]   半岛地质条件下计算高压直流输电地中直流分布的扩展镜像法 [J].
李长云 ;
李庆民 ;
李贞 ;
姚金霞 ;
刘民 .
高电压技术, 2011, (02) :444-452
[4]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共用接地极的可靠性评价 [J].
马为民 ;
杨志栋 ;
李亚男 .
高电压技术, 2010, 36 (02) :301-305
[5]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缓波前过电压和绝缘配合 [J].
周沛洪 ;
吕金壮 ;
戴敏 ;
娄颖 ;
何慧雯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07) :1509-1517
[6]   高压直流输电单极运行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英文) [J].
黄镇 ;
吴广宁 ;
蒋伟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03) :445-450
[7]   HVDC地中直流对交流系统的影响及规律分析 [J].
曾嵘 ;
张波 ;
赵杰 ;
蔡宗远 ;
王琦 ;
何金良 ;
张铮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03) :678-682
[8]   特高压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共用接地极模式分析 [J].
赵杰 ;
何金良 .
中国电力, 2007, (10) :45-47
[9]   金沙江一期UHVDC工程三换流站共用接地极的研究 [J].
曾连生 .
电力建设, 2007, (09) :8-12
[10]   云广与贵广Ⅱ回直流输电系统共用接地极设计 [J].
陈凡 ;
曹林 ;
赵杰 ;
吕金壮 ;
张波 ;
何金良 .
高电压技术, 2006, (12) :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