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工业4.0时代的大学人才培养耦合机制

被引:15
作者
刘欣
机构
[1] 荆楚理工学院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工业4.0; 人才培养; 专业集群; 课程模式; 耦合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大学与社会系统本质上是互为依存的耦合共生系统。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大学与工业4.0深度耦合,围绕知识活动规律来培养专门人才,基于内外协同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理应成为不同类型大学的共同选择。大学人才培养与工业4.0耦合共生的关键是:围绕知识活动主线,形成自组织能力和外部适应力的动态平衡机制,以人才供需耦合为根本,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前提,资源与平台整合为支撑,课程与模式匹配为核心,促进宏观层面集群耦合、中观层面资源耦合、微观层面模式耦合,建构与产业集群对接耦合的特定专业集群、共享平台和课程模式,其终极目标是指向人才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
    吴爱华
    侯永峰
    杨秋波
    郝杰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01) : 1 - 9
  • [2]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
    余胜泉
    王阿习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10) : 1 - 9
  • [3] 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建设:内涵、路径与模式
    刘欣
    [J]. 大学(学术版), 2014, (01) : 21 - 28+16
  • [4] 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
    张应强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9) : 16 - 18
  • [5] 课程与教学新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欣, 2014
  • [6] 国家竞争优势[M]. 华夏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2002
  • [7] 走出象牙塔[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德里克·博克(DerekBok)著, 2001
  • [8] 高等教育学[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薛天祥主编, 2001
  • [9] 高等教育学[M].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潘懋元,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