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雾迷山旋回层基本模式及其马尔柯夫链分析

被引:14
作者
梅冥相
马永生
郭庆银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2]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
关键词
雾迷山旋回层; 马尔柯夫链分析; 中元古界; 天津蓟县;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1.03.005
中图分类号
P534.5 [中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 ,是一套碳酸盐岩地层 ,具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特别以育。其近似对称的相序组构及普遍的 1∶4叠加形态 ,表明它们与短偏心率旋回具有成因关联 ,被命名为雾迷山旋回层来代表真正的碳酸盐沉积旋回。雾迷山旋回层是与高频率海平面变化相关的环境加深及环境变浅过程的产物。马尔柯夫链分析的结果表明了雾迷山旋回层的基本相序模式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它们以瞬时暴露间断面为界 ,因而与Vail等(1977)的层序地层概念体系中所定义的“准层序”存在明显的差异。尽管难以断定前寒武纪地球轨道效应旋回的周期完全与显生宙一致 ,但是 ,七级韵律层、六级旋回层及五级准层序组之间的垂直叠置形态 ,以及由它们所指示的周期时限 ,与显生宙温室效应时期的轨道效应旋回周期是大体一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88 / 2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米级旋回层序的成因类型及其相序组构特征 [J].
梅冥相 ;
徐德斌 ;
周洪瑞 .
沉积学报, 2000, (01) :43-49+62
[2]   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雾迷山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的初步研究 [J].
梅冥相 ;
杜本明 ;
周洪瑞 ;
罗志清 .
岩相古地理, 1999, (05) :12-22
[3]   蓟县剖面杨庄组和雾迷山组形成年龄的研究 [J].
王松山,桑海清,裘冀,陈孟莪,李明荣 .
地质科学, 1995, (02) :166-173
[4]   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层序的成因类型及形成机制 [J].
梅冥相 .
岩相古地理, 1993, (06) :34-43
[5]   核形石雏形——弥散粒——以天津蓟县雾迷山组为例 [J].
赵震 .
沉积学报, 1992, (02) :19-27
[6]  
碳酸盐沉积学导论[M]. 地震出版社 , 梅冥相等编著, 1997
[7]  
华北海泡石矿[M]. 地质出版社 , 黄学光等著, 1996
[8]  
中国叠层石[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朱士兴等著, 1993
[9]  
华北元古宙沉积岩[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宋天锐等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