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廖丹丹
赵晨光
机构
[1] 西南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苦参碱; 生物碱; 喹诺里西啶; 结构修饰; 衍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苦参作为医药使用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而应用于临床。然而其不容忽视的毒性限制了其作为治疗药物的开发,故对其进行结构优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苦参碱衍生物的研究现状,包括季铵盐、复盐,13,14-位双键加成、成酯和氧化衍生物,以及N15,C16-水解化衍生物。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38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苦参生物碱的结构修饰与改造研究.[D].段振华.陕西师范大学.2007, 01
[2]  
几种苦参碱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D].张静涛.陕西师范大学.2007, 01
[3]  
甘草酸二苦参碱盐和甘草酸二氧化苦参碱盐的制备、保肝活性及在体肠吸收.[D].朱敬.山东大学.2006, 12
[4]  
现代中药毒理学.[M].马明[等]编写;夏丽英主编;.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5]  
苦参碱丹参酚酸B复盐和苦参素丹参酚酸B复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 李国玉.中国专利:CN101367799A,2009-02-18
[6]  
水飞蓟宾二偏琥珀酸酯氧化苦参碱复盐及苦参碱复盐的制备方法和用途[P]. 刘宪华;张岱州;任业明;王功霞.中国专利:CN101297802A,2008-11-05
[7]  
一种水飞蓟宾和苦参素或苦参碱的复盐及其应用[P]. 崔秋菊.中国专利:CN101157689A,2008-04-09
[8]  
甘草酸苦参碱盐和甘草酸苦参素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 张爱明;徐宏江;王祥建;杨玲;张喜全.中国专利:CN100564391C,2007-08-08
[9]  
氧化槐果碱及其盐类的制备方法[P]. 洪阁;刘培勋.中国专利:CN100451019C,2007-03-28
[10]  
甘草酸和苦参素的复合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 孙飘扬;陈永江;吴玉霞.中国专利:CN100395261C,200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