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对话”、“狂欢化”之后与之外——当代中国学界巴赫金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10
作者
周启超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巴赫金文论; 话语理论; 语境考量; 方法论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6.2 [古代文学(~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501 ;
摘要
巴赫金文论的一些关键词,诸如"复调"、"对话"、"狂欢化",巴赫金文论的一些核心范畴,诸如"多声部"、"参与性"、"外位性",已成为当代中国学者文学研究乃至人文研究的基本话语。几十年来,我们一步一步地引进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哲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文化学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并加以积极的阐发与运用,运用于外国文学文本的解读,也运用于中国文学文本的解读,运用于文学学自身的建设,也运用于美学、哲学等人文学科方法论的反思,已取得十分丰硕的成果。在引进"复调"、"对话"、"狂欢化"学说之后与之外,我们正在积极潜心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开采,多方位地展开巴赫金学说的语境考量,多层面地思索巴赫金学说对于文学研究乃至整个人文科学之方法论上的启示,努力将当代中国的文学研究乃至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巴赫金研究不断向纵深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6 条
[1]   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 [J].
周启超 .
江西社会科学, 2009, (08) :121-126
[2]   在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对话——巴赫金学术研究的立场、方法与意义 [J].
杨建刚 .
文学评论, 2009, (03) :64-69
[4]   话语的对话性与诗学问题——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之二 [J].
刘晗 ;
粟世来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06) :57-63
[5]   巴赫金文论与精神分析文论之比较研究 [J].
但汉松 ;
隋晓获 .
学术交流, 2004, (10) :136-139
[6]   巴赫金超语言思想刍议 [J].
刘涵之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38-42
[7]   俄罗斯符号学研究的历史流变 [J].
王铭玉 ;
陈勇 .
当代语言学, 2004, (02) :159-168+190
[8]   从“应分”到对话——超语言学的内在哲学精神 [J].
郑欢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 (06) :73-76
[9]   论酒神理论对巴赫金躯体思想的影响 [J].
秦勇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 (03) :95-100
[10]   巴赫金对“间性”理论的贡献 [J].
秦勇 .
俄罗斯文艺, 2003, (0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