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与调控机制

被引:72
作者
白永飞 [1 ]
黄建辉 [1 ]
郑淑霞 [1 ]
潘庆民 [1 ]
张丽霞 [1 ]
周华坤 [2 ]
徐海量 [3 ]
李玉霖 [4 ]
马健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荒漠; 联网实验研究; 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该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内涵入手,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科学前沿和热点领域,重点介绍了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与调控机制联网研究的思路、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实验设计、观测指标体系,以及联网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刘兴元
    龙瑞军
    尚占环
    [J]. 草业学报, 2011, 20 (01) : 167 - 174
  • [2]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傅伯杰
    周国逸
    白永飞
    宋长春
    刘纪远
    张惠远
    吕一河
    郑华
    谢高地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6) : 571 - 576
  • [3] 全球荒漠化的现状、未来情景及防治对策
    张永民
    赵士洞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3) : 306 - 311
  • [4] 中国草原生态问题调查[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韩俊, 2011
  • [5]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慈龙骏等著, 2005
  • [6] Can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schemes provide indicators for ecosystem services?[J] . Ilse R. Geijzendorffer,Philip K. Roche.Ecological Indicators . 2013
  • [7] Multi-scale and cross-scale assessments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and their ecosystem services[J] . RJ Scholes,B Reyers,R Biggs,MJ Spierenburg,A Duriappah.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 2013
  • [8] Identifying trade-off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land use, and biodiversity: a plea for combining scenario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J] . Ralf Seppelt,Sven Lautenbach,Martin Volk.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 2013
  • [9] Coexistence, niches and biodiversity effects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J] . Lindsay Ann Turnbull,Jonathan M. Levine,Michel Loreau,Andy Hector.Ecol Lett . 2012
  • [10] Using long-term ecosystem service and biodiversity data to study the impacts and adaptation option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sights from the global ILTER sites network[J] .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