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77
作者
吴金术
毛先海
廖春红
刘初平
易为民
机构
[1] 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2] 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长沙市
[3] 长沙市
关键词
胆道损伤; 胆囊切除术; 预防;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7.4 [胆囊、胆管];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本院1990年3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10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切除时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是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占44.6%(45/101)。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其中 B 超诊断率可达93.9%(94/101)。按损伤部位可将其分成六型,临床上以Ⅲ型多见,占83.7%(84/101)。根据损伤类型而选择相应的外科手术方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本组达100%(101/101)。结论胆囊切除前遵循“辨-切-辨”三字原则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而损伤类型则决定了外科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606 / 6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OUTCOME OF 49 REPAIRS OF BILE-DUCT INJURIES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J].
SCHOL, FPG ;
GO, PMNYH ;
GOUMA, DJ .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1995, 19 (05) :75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