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面-水文耦合模型系统在淮河流域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2
作者
翟春玲 [1 ,2 ]
余钟波 [2 ]
郝振纯 [2 ]
孙永宾 [1 ]
姚峰 [1 ]
王铭业 [1 ]
刘臣亮 [1 ]
韩尚峰 [1 ]
谷黄河 [2 ]
王兴平 [1 ,2 ]
机构
[1]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2]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LSX-HMS模型; 参数敏感性分析; 淮河流域; 耦合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4.92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分布式水文模型HMS,结合GIS技术,通过构建数字流域,提取流域特征信息,最终构建了分布式陆面-水文耦合模型(LSX-HMS).采用扰动分析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确定性系数达0.760~0.939,表明该耦合模型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应用LSX-HMS对淮河蚌埠以上集水区域1980—1987年8a平均降水、蒸散发、日径流量和相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各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降水要素的分布呈随纬度递减的趋势;蒸散发和径流量两个变量都是上游小,中下游大;相对土壤含水量在研究区西部及西南部的山区和丘陵区较低,平原区较高.研究成果为淮河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配和管理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气水文模式耦合研究综述 [J].
杨传国 ;
林朝晖 ;
郝振纯 ;
余钟波 ;
刘少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8) :810-817
[2]   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数字流域提取方法研究 [J].
杨传国 ;
余钟波 ;
林朝晖 ;
郝振纯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1) :68-76
[3]   环境模型参数识别与不确定性分析 [J].
刘毅 ;
陈吉宁 ;
杜鹏飞 .
环境科学, 2002, (06) :6-10
[4]  
陆面水文过程模型TOPX构建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RIEMS的耦合应用[D]. 雍斌.南京大学. 2008
[5]  
流域分布式水文学原理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余钟波, 2008
[6]  
On continental-scale hydrologic simulations with a coupled hydrologic model[J] . Zhongbo Yu,David Pollard,Li Cheng.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6 (1)
[7]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of sensitivity analysis[J] . T Lenhart,K Eckhardt,N Fohrer,H.-G Frede.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 2002 (9)
[8]  
Simulating the river-basin response to atmospheric forcing by linking a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and hydrologic model system[J] . Z Yu,M.N Lakhtakia,B Yarnal,R.A White,D.A Miller,B Frakes,E.J Barron,C Duffy,F.W Schwartz.Journal of Hydrology . 1999 (1)
[9]  
Use of a land-surface-transfer scheme (LSX) in a global climate model: the response to doubling stomatal resistance[J] . David Pollard,Starley L. Thompson.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