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7
作者
翟爱梅
景显恩
机构
[1] 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效率; 经济增长; 数据包络分析; BCC模型; 面板数据;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140802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基于2000-2011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将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财政支出与区位条件作为投入要素,将城市化水平作为产出要素,测算各省区的城市化效率,并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的城市化效率较高,东部地区次高,中部地区城市化效率最低;我国各省份城市化的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城市化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效应,其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效率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强,而中部地区相对较弱。因此,中国各省区应努力发挥城市化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通过提高城市化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30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 [J].
孙东琪 ;
张京祥 ;
张明斗 ;
于正松 ;
胡毅 ;
周亮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7) :1060-1071
[2]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效率与城市化效率比较分析 [J].
肖文 ;
王平 .
城市问题, 2011, (02) :12-16
[3]   我国分省区城市化效率的实证研究 [J].
王家庭 ;
赵亮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0 (04) :44-50+58
[4]   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 [J].
刘秉镰 ;
李清彬 .
南开经济研究, 2009, (03) :139-152
[5]   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金滟 ;
宋德勇 .
管理世界, 2008, (02) :25-34
[6]   城市化相对效率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方法研究 [J].
刘晓峰 ;
陈通 ;
柳锦铭 ;
张红兵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7, (03) :82-86
[7]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 [J].
程开明 .
经济评论, 2007, (04) :143-150
[8]   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0~2003 [J].
金相郁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7) :14-23
[9]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 [J].
李郇 ;
徐现祥 ;
陈浩辉 .
地理学报, 2005, (04) :615-625
[10]   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 [J].
刘耀彬 ;
陈志 ;
杨益明 .
城市问题, 2005, (01) :16-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