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对8─16岁少年儿童认同从众反应原因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
岑国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岑国桢
机构
:
[1]
上海师范大学
来源
:
心理学报
|
1994年
/ 03期
关键词
:
从众情境,从众反应,从众原因,主次排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个体从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据文献,假设有5种原因,以100名8~16岁少年儿童为被试进行测试,反应结果证实了这5种原因。然后,要求上述年龄的400名被试对有关线段长度的和有关道德判断的从众反应情境、就5项原因作主次排序。结果表明:被试认为从众反应原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多数人更正确”、“表示归属群体”、“为了表示友好”、“为了免受责难”、“图省事不费心”;同时这种总趋势会因被试的年龄不同和从众情境不同表现出不同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8—12岁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现象
[J].
岑国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管教系
岑国桢
;
刘京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管教系
刘京海
;
盛逸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管教系
盛逸民
;
许绍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管教系
许绍裘
.
心理学报,
1992,
(03)
:267
-275
[2]
心理学大辞典.[M].朱智贤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
现代社会心理学.[M].时蓉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1
→
共 3 条
[1]
8—12岁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现象
[J].
岑国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管教系
岑国桢
;
刘京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管教系
刘京海
;
盛逸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管教系
盛逸民
;
许绍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管教系
许绍裘
.
心理学报,
1992,
(03)
:267
-275
[2]
心理学大辞典.[M].朱智贤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
现代社会心理学.[M].时蓉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