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

被引:68
作者
黎宏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正当防卫; 防卫认识; 防卫意思; 相互斗殴; 挑拨防卫; 偶然防卫;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7.02.010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客观主义刑法观即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出发,只要行为人意识到存在紧急不法的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都应当成立正当防卫。就相互斗殴和挑拨防卫而言,不能仅仅因为双方都具有加害对方的意图而一概否定正当防卫存在的可能性,而应当先对对立双方的法益进行比较衡量,然后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内容,最后作出正当防卫成立与否的判断;就主观上没有防卫意识而客观上引起了防卫效果的偶然防卫而言,该行为不能说成立正当防卫,但该行为并没有引起法益侵害的结果,因而对行为人应当作无罪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
    黎宏
    [J]. 法商研究, 2006, (01) : 99 - 107
  • [2] 正当防卫的有关问题再研究
    王晓云
    胡利敏
    [J].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1) : 18 - 24
  • [3] 刑法学基础[M]. 法律出版社 , (日)曾根威彦著, 2005
  • [4] 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田宏杰著, 2004
  • [5] 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2003
  • [6] 刑法概说(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大塚仁著, 2003
  • [7] 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谷实著, 2003
  • [8]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3
  • [9] 人民检察院检控案例定性指导[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张穹主编, 2002
  • [10] 刑法新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