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贫困的消除:两个三十年之比较

被引:10
作者
李正图 [1 ]
李明忠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村贫困; 演进逻辑; 制度成因;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9.08.008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新中国建立六十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农村贫困的消除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以来的三十年,中国农村经历了从互助组到合作社、人民公社的制度变迁,不同制度安排对于农村贫困的消除带来了不同的绩效。在人民公社制度下,不仅没能消除中国农村的贫困现象,反而使之日益加重。实践表明,必须通过制度变迁才能找到消除中国农村贫困的根本出路,而这一制度变迁是从农民自发性的制度变迁开始突破的,最终,从1978年开始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传统的政社合一的土地制度——人民公社制。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才逐步得到缓解。展望未来,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以土地资源为载体的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彻底消除中国农村贫困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 林毅夫著, 2005
[2]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R.H.科斯(Coase,R.H.)等著, 1994
[3]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J].
LIN, JYF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01) :34-51
[4]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J].
MCMILLAN, J ;
WHALLEY, J ;
ZHU, L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9, 97 (04) :781-807
[5]  
The Current Land Tenurs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Long Term Performance of Farming Sector:The Case of Modern China. Wen Guanzhong Jam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