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家的创作多峰现象及创新能力

被引:5
作者
方锦清
刘强
李永
机构
[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创作多峰现象; 自然科学家的创新能力模型; 李政道科学家合作网; 小世界效应; 无标度特性; 方锦清合作团队;
D O I
10.13306/j.1672-3813.2014.01.003
中图分类号
N49 [普及读物];
学科分类号
07 ;
摘要
探讨了李政道科学家及其合作网,研究发现:他发表的科学论文数目随年份出现创作多峰现象,从一般科学家合作网又验证了这个现象,这个发现对于自然科学家具有普遍性。李政道论文与引文联合科学家合作网,不仅同样具有一般科学家合作网的拓扑特性,即小世界效应和3个幂律(点度、点强和边权)分布特性,并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作多峰现象。为了解释科学家的创作多峰现象,提出了一个描述科学家及其团队的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分别考虑了科学家及其合作者对于科学论文的贡献及其学术影响,创新能力的理论计算结果与李政道等科学家合作网的实证研究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12中国网络科学论坛”综述 [J].
方锦清 .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2012, 9 (04) :1-9
[2]  
A weighted local-world evolving network model with aging nodes.[J].Guanghui Wen;Zhisheng Duan;Guanrong Chen;Xianmin Geng.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1, 21
[3]   A rational indicator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J].
Soler, Jose M. .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 (02) :123-130
[4]  
Evolving model of weighted networks inspired by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J].Menghui Li;Jinshan Wu;Dahui Wang;Tao Zhou;Zengru Di;Ying Fan.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6, 1
[5]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J].A.L Barabási;H Jeong;Z Néda;E Ravasz;A Schubert;T Vicsek.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2, 3
[6]  
网络科学与统计物理方法.[M].毕桥; 方锦清;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  
驾驭强流束晕与探索网络科学.[M].方锦清; 编著.原子能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