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被引:10
作者
张良才
孙传宏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曲阜
关键词
教育救国; 科教兴国; 中国教育; 社会价值观; 嬗变;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1.01.011
中图分类号
G529 [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如同世界教育一样,中国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主导了整个20世纪。在其具体形态上,它表现为由“教育救国”向“科教兴国”的转变。它以文化民族向政治民族的转型及生产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剖析了“教育救国”论的主观僭妄及“科教兴国”论的客观合理,宏观地展示了这一嬗变的进程,从理论上对这一嬗变给予了必要的论证。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试论教育是基础生产力 [J].
孙传宏 .
江西教育科研, 1994, (05) :18-22
[2]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3]  
毛泽东早期文稿[M]. 湖南出版社 , 毛泽东著, 1990
[4]  
中国文化的展望[M]. 中国和平出版社 , 殷海光 著, 1988
[5]  
毛泽东书信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