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缨杜鹃不同完整性居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4
作者
纵丹 [1 ]
员涛 [1 ]
李佳蔓 [1 ]
周安佩 [1 ]
胡世俊 [2 ]
何承忠 [1 ,2 ]
机构
[1]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马缨杜鹃; 居群; AFLP标记;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4.09.050
中图分类号
S685.21 [杜鹃花];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技术对马缨杜鹃5个不同完整性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27条带,其中多态带382条,多态带百分率为72.49%;5个居群间的多态性百分率在52.23%69.64%之间,居群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57.80%;Nei’s基因多样性变化范围在0.113 9~0.173 8之间,Shannon信息指数为0.186 8~0.277 7;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68 8,表明83.12%遗传变异发生在居群内,居群间基因流为2.462 4,足以维持居群间现有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结果表明,18.3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81.66%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基于UPGMA聚类结果,可将5个马缨杜鹃居群分为3组,紫溪山和板凳山居群、马雄山和小营地居群之间各为一组,老湾地居群独自一组。研究表明,该物种有些居群虽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仍然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东北部野生杏资源ISSR遗传多样性 [J].
马丽娟 ;
郭太君 ;
何丹丹 ;
李锋 ;
张艳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 (12) :13-16+20
[2]   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J].
宋丹 ;
乌云塔娜 ;
包文泉 ;
刘慧敏 .
经济林研究, 2013, 31 (03) :1-9
[3]   生境破碎对缙云卫矛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J].
胡世俊 ;
闫晓慧 ;
何平 ;
张春平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0 (02) :26-29
[4]   杜仲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引物筛选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弦云 ;
朱晓敏 ;
王勤 ;
束庆龙 ;
康向阳 ;
吴山忠 ;
周明善 ;
张良富 ;
曹翠萍 .
经济林研究, 2013, 31 (01) :30-34
[5]   马缨杜鹃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J].
洪怡 ;
文晓鹏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8) :61-66
[6]   广宁红花油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 [J].
丁晓纲 ;
张应中 ;
陈清凤 ;
刘喻娟 ;
陈柱江 ;
蔡坚 ;
李永泉 .
经济林研究 , 2012, (02) :23-27
[7]   赤霉素+2,4-D及赤霉素+丁酰肼对马缨杜鹃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J].
徐小蓉 ;
张习敏 ;
牛晓娟 ;
唐婧 ;
乙引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 (11) :131-136
[8]   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杜鹃属植物中的应用 [J].
梅济发 ;
秦建明 ;
陆万明 .
湖北林业科技, 2011, (02) :37-39+46
[9]   不同处理方法对马缨杜鹃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J].
李国树 ;
徐成东 ;
李天星 ;
桑明强 .
中国园艺文摘, 2011, 27 (01) :30-31+44
[10]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J].
文亚峰 ;
韩文军 ;
吴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 30 (12) :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