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以北地区生态植被的变化规律

被引:4
作者
金晓媚 [1 ]
万力 [1 ]
李文梅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内蒙古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GIMMS NDVI; 流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祁连山以北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致使祁连山以北的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额济纳旗地区由原来的生态屏障沦为沙尘暴的重要发源地。本项研究采用定量遥感技术,应用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GIMMS)作为数据源,对祁连山以北地区1982-2002年间的植被指数变化幅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的酒泉盆地和张掖盆地,石羊河流域的武威盆地和金昌盆地,多年植被指数呈上升趋势;而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多年植被指数呈负相关,绿洲呈现萎缩趋势,并对绿洲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最近18年来中国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294-302
[2]   额济纳旗绿洲生态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J].
王心源 ;
郭华东 ;
王长林 ;
刘浩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60-62
[3]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中国主要植被类型NDVI变化规律研究 [J].
李晓兵 ;
史培军 .
植物学报, 1999, (03) :88-91+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