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关系调整的路径比较与现实选择

被引:10
作者
杨国才
机构
[1]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农关系调整; 路径; 以工促农; 以工哺农; 以工补农;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0.07.002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工农关系调整的基本路径包括"以工促农"、"以工哺农"和"以工补农",它们前后相继,但各自在缘起、历史起点、目标和实现机制上是不同的。基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和"三农"问题的现状,工农关系调整在路径选择上应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目前尚不具备"以工补农"的条件,"以工促农"与"以工哺农"两手都要硬,经由"以工哺农"营造"以工促农"的条件,通过"以工促农"引导"以工哺农"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110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略论发达国家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J].
曾建民 ;
彭玮 .
江汉论坛, 2006, (12) :30-32
[2]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詹吉英 ;
顾孟迪 ;
李干琼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1) :2178-2180
[3]   工业反哺农业应遵循农村经济发展次序 [J].
曾祥炎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9-22+25
[4]   论新一轮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新“三农”政策——对“新农业政策”的一个扩展 [J].
杨国才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3) :30-34+79
[5]  
中国发展问题报告[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国, 2001
[6]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