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农村经济影响的评价

被引:30
作者
冯相昭 [1 ]
邹骥 [1 ]
马珊 [1 ]
王雪臣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2] 国家气象局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影响; 经济评价; 生产效应法; 适应性;
D O I
10.13246/j.cnki.jae.2007.02.003
中图分类号
P46 [气候学];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主要选取对气候变化敏感并且脆弱性较高的农业领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产效应法对其由于极端气候事件而产生灾害(干旱、水涝和热带气旋)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采用社会调查法对人员和房屋损失进行估算,并简单分析了目前的农业灾害风险救助体系,接着预测了2020年稻谷、小麦和玉米3种主要农作物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最后指出,加强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研究和针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适应性能力建设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J].
林而达 ;
许吟隆 ;
蒋金荷 ;
李玉娥 ;
杨修 ;
张建云 ;
李从先 ;
吴绍洪 ;
赵宗群 ;
吴建国 ;
居辉 ;
严昌荣 ;
王守荣 ;
刘允芬 ;
杜碧兰 ;
赵成义 ;
秦保芳 ;
刘春蓁 ;
黄朝迎 ;
张小全 ;
马世铭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2) :51-56
[2]   调水还是造水——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忧思与遐想 [J].
石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1) :1-3
[3]   中国沿海响应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J].
范代读 ;
李从先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3) :111-114
[4]   我国近50年旱涝灾害时空变化及监测预警服务 [J].
张强 ;
高歌 .
科技导报, 2004, (07) :21-24
[5]   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 [J].
陈迎 .
世界经济, 2000, (01) :65-74
[6]   灾害与发展:中国自然灾害影响与减灾战略 [J].
胡鞍钢 .
环境保护, 1998, (10) :4-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