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两次MCC过程环境流场及物理条件分析

被引:6
作者
韦惠红
徐双柱
郭英莲
王艳杰
刘希文
机构
[1]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长江中游;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能量锋; 涡度柱;
D O I
10.19517/j.1671-6345.2013.06.018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GFS0.5°×0.5°再分析资料以及云图资料,分析了2007年长江中游2例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①MCC是低槽云系尾部由几个β、α中尺度云团合并增强结果,合并是其形成最重要的一个因子;②MCC发生在有利的天气形势背景下,中层有短波槽、低层有冷暖切变线和范围宽广的西南急流带,强盛西南急流给暴雨区提供充足的动力、水汽、不稳定条件。西南暖湿气流维持、边界层暖切变线形成且稳定少动对MCC形成起关键作用,在低层冷切尾部和暖切顶部,干冷与暖湿空气交汇出现锋生导致上升运动加强,激发不稳定能量释放,MCC在此处形成。能量锋生与高空急流右后侧辐散气流耦合可能是导致MCC发展主要动力强迫机制;③MCC环境流场表现为对流层上部为反气旋性辐散环流,中层和低层均为气旋性辐合环流,从低层到中层正涡度柱连成一片,形成深厚垂直正涡度柱,中低层深厚辐合为MCC维持提供了有利动力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061 / 1067+1094 +10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淮河流域一次MCC的环境流场及动力分析 [J].
井喜 ;
井宇 ;
李明娟 ;
王明学 ;
杜继稳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8, (02) :349-357
[2]  
中尺度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寿绍文, 2003
[3]  
Large-scal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midlatitude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 Maddox R A.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1983
[4]   常规资料揭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环流结构 [J].
陶祖钰 ;
黄伟 ;
顾雷 .
热带气象学报, 1996, (04) :85-92
[5]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 Maddox,R.A. Bull.Amer Meteor. Soc . 1980
[6]   湘西北地区一次局地特大暴雨分析 [J].
何炳文 ;
葛文忠 ;
高玉春 ;
胡振菊 ;
邬建祥 .
气象科技, 2010, 38 (02) :193-196+283
[7]   应用卫星、雷达资料的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系统 [J].
陈秋萍 ;
陈齐川 ;
刘锦绣 ;
李白良 ;
冯晋勤 ;
林长城 .
气象科技, 2011, 39 (05) :545-551
[8]   山东一次区域性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 [J].
杨学斌 ;
谌芸 ;
代玉田 .
气象科技, 2012, (04) :627-634
[9]   华北平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发生的环境和条件 [J].
吕艳彬 ;
郑永光 ;
李亚萍 ;
陶祖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4) :406-412
[10]   MCC和一般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物理条件差异 [J].
覃丹宇 ;
江吉喜 ;
方宗义 ;
马岚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5) :5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