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退耕还林(草)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动态研究

被引:8
作者
徐艳梅
张健
梁剑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理化性质; 动态变化; 土壤肥力质量; 综合评价;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7.03.020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定位观察试验,对四川盆西低山区4种退耕还林(草)模式在退耕初期(2003~2005年)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林(竹)+草模式兼顾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在退耕初期受到人为干扰较大,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2004年停止施肥以后,总体上4种模式的土壤全量养分降低,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不同程度增加。在研究期间内,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物理性质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pH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不同模式之间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土壤综合肥力评价表明,各退耕还林模式土壤IFI值分别为:慈竹+牛鞭草(0.665)>苦竹+牛鞭草(0.601)>光皮桦+牛鞭草(0.423)>撑绿杂交竹+牛鞭草(0.347)。综合考虑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认为慈竹+牛鞭草和苦竹+牛鞭草是该区值得推广的生态与经济功能兼备且具有可持续经营的退耕还林模式。因此,采用合适的退耕还林模式,并辅以科学的经营管理技术,对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299+305 +3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Soil organic mat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in mountain soils of the Alay Range, Kyrgyzia, affected by land use change[J] . B. Glaser,M.-B. Turrión,D. Solomon,A. Ni,W. Zech. &nbsp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2000 (5)
  • [2] Influences of grazing and exclo-sure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degraded sandy grassland,innermongolia,north China. Su Y Z,Zhao HL,Zhang T H.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 2003
  • [3] Effect of tree mixture onthe humic epipedon and vegetation diversity in managed beechforests. Michael A,Fabrice B,Didier A,et al.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 2004
  • [4] 农业科技常用数据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晓岩编, 1983
  • [5]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
  • [6] 浙江天童植物群落次生演替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张庆费
    宋永昌
    由文辉
    [J]. 生态学报, 1999, 19 (02) : 32 - 36
  • [7] Soil organic matterquantity and qualityin mountains soils of the alay range,kyrgzi-a,affected by land use change. Glaser B,Turrion MB,Solomon D,et al.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 2000
  • [8] 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土壤pH值动态变化
    刘菊秀
    余清发
    褚国伟
    周国逸
    温达志
    [J]. 土壤与环境, 2001, (01) : 39 - 41
  • [9] 华南严重侵蚀地植被恢复对土壤条件影响的研究
    谢宝平
    牛德奎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 135 - 139
  • [10] 缙云山森林群落次生演替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刘鸿雁
    黄建国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 37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