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自然编辑到基因编辑的转变与反思

被引:10
作者
刘科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关键词
自然编辑; 技术编辑; 基因编辑; 技术态度; 有罪推定; 包容性;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7.02.018
中图分类号
B82-0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首先是一个自然编辑的过程。技术产生以后,生命的演化就逐渐进入到一个自然与技术共同编辑的时代,技术编辑的程度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直至进入基因编辑的范畴。通过比较自然编辑与基因编辑的关系,分析了这种历史转变所蕴含的革命意义与社会挑战,进而指出对待技术编辑的理性态度。我们不要随意按照"有罪推定"的思维去否定技术、恐惧技术,而是要在理解、包容和规范的框架下去完善技术,为它创设适宜的成长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现代化的前鉴——几种与财富伦理建构有关的理论述评 [J].
唐凯麟 .
道德与文明, 2016, (05) :116-123
[2]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的视角附视频 [J].
邱仁宗 .
医学与哲学(A), 2016, (07) :1-7
[3]   对话周琪:华盛顿共识 [J].
赵欣 ;
赵迎泽 .
科学通报, 2016, 61 (03) :283-284
[4]  
基因:新技术孕育大市场[J]. 股市动态分析. 2016(03)
[5]   2015年生命科学热点回眸 [J].
吴晓丽 .
科技导报, 2016, 34 (01) :23-35
[6]   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编辑技术 [J].
支大龙 ;
季维智 ;
牛昱宇 .
科学, 2015, 67 (06) :28-31+4
[7]   临床生命伦理视域中的自主 [J].
郝文君 ;
李伦 .
伦理学研究, 2011, (01) :77-80
[9]   约纳斯的责任概念辨析 [J].
张荣 ;
李喜英 .
哲学动态, 2005, (12)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