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大别山“红”、“绿”旅游资源组合开发策略——以河南新县为例

被引:9
作者
田至美
邵航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大别山; “红”、“绿”旅游资源组合; 旅游开发策略;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06.01.019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大别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地处中原,拥有良好的“红色”和“绿色”旅游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区域旅游市场的形成,大别山旅游业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旅游业是一项复合产业,是一项关联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它可以为山区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其他产业,最终实现大别山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河南新县为视点,对大别山地区“红”、“绿”旅游资源进行了近域市场的区域对比,并提出了大别山区“红”、“绿”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旅游资源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以全国汉地佛教寺院旅游资源为例 [J].
席建超 ;
葛全胜 ;
成升魁 ;
徐继填 .
资源科学, 2004, (01) :91-98+2
[2]   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 [J].
郭来喜 ;
吴必虎 ;
刘锋 ;
范业正 .
地理学报, 2000, (03) :29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