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50
作者
林同龙
机构
[1] 南平市林业局
关键词
近自然林业; 杉木人工林; 经营技术; 应用效应;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2.03.019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杉木人工林开展近自然经营技术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通过对近自然经营后的林分树种组成、植被多样性、土壤肥力以及林分生产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近自然经营技术后,杉木林分中嵌入了多种乡土阔叶树种,林地生物多样性达74.3±4.0,比常规经营的提高了52.88%;土壤肥力得到了提高,表现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和土壤交换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的增加;近自然经营法明显促进了杉木的生长,提高了林分生产力,17年生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杉木蓄积和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常规法经营提高了9.24%~17.64%、8.61%~17.29%、27.94%~58.46%、2.38%~28.64%和8.63%~37.55%;立地条件越差,各效应指标改善的程度或增加的量的幅度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近自然林业”在桉树人工林经营中的应用 [J].
韦东艳 ;
杜阿朋 ;
谢耀坚 ;
贺亮亮 ;
张沛健 .
桉树科技, 2010, 27 (02) :48-54
[2]   引入近自然林业理念 促进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 [J].
杨梅 ;
黄晓露 .
广西农业科学, 2010, 41 (05) :508-510
[3]   用近自然林业理论指导塞罕坝森林经营 [J].
刘国权 .
中国林业, 2009, (08) :56-56
[4]   近自然林业理论在景观林营建中的应用 [J].
蔡霞 ;
叶旭英 ;
徐红霞 ;
方文飞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05) :584-590
[5]   近自然林业的研究进展 [J].
章异平 ;
徐军亮 ;
康慕谊 ;
赵丛举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3) :214-217
[6]   近自然林业理论概述 [J].
许新桥 .
世界林业研究, 2006, (01) :10-13
[7]   浅议我国人工林的近自然林经营 [J].
杨学云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5, (04) :9-11
[8]   对近自然林业理论的诠释和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几项建议 [J].
邵青还 .
世界林业研究, 2003, (06) :1-5
[9]   欧洲近自然林业的发展趋势 [J].
邵青还 .
浙江林业, 2003, (09) :35-35
[10]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林皆伐后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 [J].
张鼎华 ;
范少辉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02) :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