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变质岩带的组成及构造变质变形特征

被引:9
作者
胡恭任
刘丛强
章邦桐
于瑞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2] 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
[3] 福建泉州
[4]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5] 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福建泉州
关键词
结晶基底; 褶皱基底; 动热变质带; 构造变质变形; 赣中变质岩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赣中变质岩带不是简单的一套震旦纪地层 ,而是由结晶基底中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系 (斜长角闪岩的Sm 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 1113± 4 9Ma)和褶皱基底变质较浅的震旦系组成。两者之间以具热流体参与的混合岩化、韧性剪切带和递进变质三位一体组成的动热变质带接触。结晶基底经历了4期构造变质变形的叠加改造 ,每期构造变形都在变质岩石构造单元内留下各种变形形迹 ,变质作用表现为时间上的递进和空间上的叠加演化系列 ,是一套以众多的不平衡结构和多相共生混存的矿物组合 ,热变质带为一套动热变质塑性变形带 ,空间上依次形成绢云母—绿泥石带、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以及夕线石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1+450 +4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南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及发展前景 [J].
沈锋,陈然志,李方 .
铀矿地质, 1995, (05) :257-265
[2]   我国东南缘前寒武纪基底性质及演化的几个问题 [J].
徐达忠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4) :334-342
[3]   丰城县洛市—铁路头地区晚元古代早期火山活动及沉积建造特征 [J].
赵永祥 ;
饶明辉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4) :364-376
[4]   关于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规律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J].
俞时清 ;
邸瑞姞 .
铀矿地质, 1993, (02) :90-96
[5]  
一个破火山口地质及铀矿化特征[J]. 放射性地质. 1981(06)
[6]  
中国东南岩石圈板块边界变质带[M]. 地质出版社 , 谢窦克,郭坤一著, 1989
[7]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