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事权”与“财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路径

被引:20
作者
胡均民 [1 ]
艾洪山 [2 ]
机构
[1]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政策; 财权与事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由于各级政府长期存在财权和事权的分离,导致了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出现了两个"缺位",并最终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前提条件是使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合理匹配,即以"财权"与"事权"匹配为中心,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公共服务监管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民族地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总体回顾与后续设计 [J].
马应超 ;
马海涛 .
经济研究参考, 2009, (29) :3-13
[2]   完善公共服务体制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J].
蔡放波 .
学习与实践, 2008, (09) :94-99
[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财政责任 [J].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财政责任协作课题组 ;
刘尚希 ;
魏跃华 ;
朱忠明 ;
余丽生 ;
傅志华 ;
冯健 ;
刘仲川 ;
刘家庆 ;
王向阳 ;
赵慧 .
财会研究, 2008, (06)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