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

被引:36
作者
陈晏清
王新生
机构
[1] 南开大学哲学系
[2] 南开大学哲学系 天津
[3] 天津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市场交往体系; 自治社团; 公共领域; 社会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近代的市民社会观念 ,主要是指因商品交换关系而将人们联结起来的私人自律的经济交往领域。 2 0世纪 ,市民社会的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主要是指自主的社会文化领域 ,即自治的民间社团及其活动所构成的公共领域。这两种市民社会观念都将克服市场社会中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作为其理论的核心问题。不同的是 ,近代市民社会观念力求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超越克服市场社会的内在矛盾 ,而当代市民社会观念则致力于在市民社会中寻求克服市场社会内在矛盾的根据和力量。市民社会观念的这一变化是对市民社会发展历史的反映 ,必须考察这整个演变过程 ,综括其丰富的内涵 ,才能达到对现实市民社会及其发展的全面把握。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2]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
[3]  
政治哲学史.[M].(美)施特劳斯(Straus;Leo);(美)克罗波西(Cropsey;Joseph)著;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5]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