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发源的河水主要元素与锶同位素来源及环境意义

被引:13
作者
赵继昌 [1 ]
李文鹏 [1 ]
彭建华 [2 ]
刘丛强 [2 ]
BDupre [3 ]
JGaillardet [3 ]
胡景山 [4 ]
尹周莹 [2 ]
耿冬青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3] Laboratoire de Geochimie et Cosmochimie,I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le de Paris,Universite de Paris ,Paris France
[4] 吉林省勘察地球物理研究院
关键词
长江发源地; 河水; 侵蚀作用; 主要元素; Sr同位素; 唐古拉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2 [水文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河流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流域面积大、径流距离长以及流量大等特点,与喜马拉雅山地区河流共同组成全球河源区最高的水流系统。它们的物理与化学侵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大陆的侵蚀作用所发生的变化,即大陆与海洋的物质运移和平衡。发源于唐古拉山北坡的长江源头主要支流楚玛尔河与沱沱河的物理化学特点是溶解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高,一般为10.66~410.81mmol/L,主要阳离子为Na+、Ca2+和Mg2+,占阳离子总量的97%以上。Ca2+/Na+、Mg2+/Na+、K+/Na+的比值较低,87Sr/86Sr值为(0.708954±0.000020)~(0.711860±0.000011),表明唐古拉山北坡的河水成分以蒸发岩类溶解为主。发源于唐古拉山南坡的怒江源头以及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等的主要阳离子为Ca2+、Mg2+、Na+,占阳离子总量的97%以上。Ca2+/Na+、Mg2+/Na+、K+/Na+的比值较高,87Sr/86Sr值为(0.705534±0.000016)~(0.722856±0.000014),表现为以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溶解为主。长江河源区河水中主要化学成分来自蒸发岩,其中Na+和Cl-在河流水化学成分中占比例最大,经计算,唐古拉山北坡长江源头地区的物理侵蚀率为77kg/(km.2a),蒸发岩的化学侵蚀率为49~72.7t/(km.2a),碳酸盐岩的化学侵蚀率为15~20t/(km.2a),硅酸盐岩的化学侵蚀率为2~5t/(km.2a);南坡物理侵蚀率为34kg/(km.2a),碳酸盐岩的化学侵蚀率为25~30t/(km.2a),硅酸盐岩的化学侵蚀率为7~10t/(km.2a)。这些特征反映出北坡高寒干旱环境下河流蒸发岩的化学侵蚀作用较强,南坡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化学侵蚀作用大于北坡。
引用
收藏
页码:591 / 5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西藏扎布耶盐湖总盐含量遥感定量分析 [J].
田淑芳 ;
秦绪文 ;
郑绵平 ;
洪友堂 ;
邝生爱 .
现代地质, 2005, (04) :596-602
[2]   长江河源区的河水主要元素与Sr同位素来源 [J].
赵继昌 ;
耿冬青 ;
彭建华 ;
刘丛强 ;
B.Dupre ;
J.Gaillardet ;
李文鹏 ;
何庆成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 (02) :89-93+98
[3]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降雪的化学特征 [J].
张东启 ;
秦大河 ;
任贾文 ;
康世昌 ;
王晓香 ;
皇翠兰 .
环境科学, 2001, (02) :123-125
[4]   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对流层中上部大气降水化学的高程分布特征 [J].
康世昌 ;
秦大河 ;
姚檀栋 ;
任贾文 .
环境科学, 2001, (02) :118-122
[5]   贵州河流河水的锶同位素与喀斯特地区化学风化作用 [J].
韩贵琳 ;
刘丛强 .
第四纪研究, 2000, (06) :570-570
[6]   珠穆朗玛峰绒布河源区河水化学特征 [J].
刘腊山 ;
任贾文 ;
秦大河 .
环境科学, 2000, (05) :59-63
[7]   希夏邦马峰北坡达索普冰川区冰、雪、河水的化学特征 [J].
秦翔 ;
姚檀栋 ;
王晓香 ;
皇翠兰 .
环境科学, 1999, (02) :2-7
[8]   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区水体的化学特征 [J].
秦翔 ;
秦大河 ;
皇翠兰 ;
王晓香 .
环境科学, 1999, (01) :2-3+5-7
[9]   希夏邦马夏季降水中水化学特征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张寅生 ;
蒲健辰 .
环境科学, 1998, (06) :2-6
[10]   长江江源地区冰川冰、雪、水的化学特征 [J].
蒲健辰 ;
王平 ;
皇翠兰 .
环境科学, 1988, (04) :14-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