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达坂城次凹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查方向

被引:7
作者
俞仁连,杨树生,赵立群
机构
[1] 地矿部西北石油地质局地质大队
关键词
达坂城次凹,构造特征,油气前景,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达坂城次四是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的次级构造单元。由于受燕山运动的影响,断裂活动剧烈,形成了6个构造带、在逆断层控制下,形成的断块背斜型局部构造.经喜马拉雅运动改造而定型。根据次回生油岩成油演化及其与局部构造、断裂形成期的配套关系,可认为达坂城次四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石油地质条件。其中柴窝堡背科带为最有利的含油气构造带;西疙瘩-山水地背斜带、土墩子-西沟下寺背斜带是有利的含油气构造带。它们均处于生油凹陷的边缘,有可靠的构造圈间,是次凹内主要的油气聚集带。同时,这些构造带发育了上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区域盖层,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可形成围绕次凹中心的环形油气富集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3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