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塌陷区水域环境指示微生物——蓝藻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桂和荣 [1 ]
王和平 [1 ]
方文慧 [2 ]
计成富 [2 ]
机构
[1]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
[2]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煤矿塌陷湖; 蓝藻; 个体数量; 形体特征;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07.08.017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治理与开发煤矿塌陷区生态环境,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同一城市选择2种水域:一个是煤矿塌陷湖,另一个是不受煤矿开采影响的一般湖泊.通过一年四季的取样、监测,研究蓝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以及主要生态影响因子,从而找出煤矿塌陷区这一特殊水域中蓝藻的生态学特征.研究表明:夏季蓝藻个体数量最多,秋冬季节蓝藻个体数量减少并趋于稳定;弱碱性的水不利于蓝藻的生长;蓝藻个体形态单一、纤细,不如非煤矿湖泊蓝藻个体形态的多样化、肥壮.
引用
收藏
页码:848 / 8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淮南矿区塌陷塘理化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研究 [J].
方文惠 ;
桂和荣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6, (01) :24-26+87
[2]   矿区塌陷塘营养状况及相关分析 [J].
方文惠 ;
桂和荣 .
能源环境保护, 2005, (05) :60-64
[3]   淮南矿区采煤塌陷积水区水生态环境研究 [J].
王振红 ;
桂和荣 ;
罗专溪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2) :38-41
[4]   采煤塌陷塘浮游生物对矿区生态变化的响应 [J].
王振红 ;
桂和荣 ;
罗专溪 ;
袁文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1) :43-47
[5]   遥感技术在煤矿区积水塌陷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以淮南矿区为例 [J].
彭苏萍 ;
王磊 ;
孟召平 ;
段延娥 ;
卞建玲 ;
王英坡 .
煤炭学报, 2002, (04) :374-378
[6]   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J].
周勇 ;
范业宽 ;
王庆云 ;
吴丹 .
环境科学进展, 1998, (02) :51-56
[7]   开滦荆各庄矿采煤塌陷灾害处理的几种途径 [J].
何立新 .
矿山测量, 1997, (04) :30-32
[8]  
郭达志等著.矿区环境灾害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价[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9]  
尹国勋等编著.煤矿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10]  
林碧琴,谢淑琦.水生藻类与水体污染监测,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