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治理视角下社会冲突的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

被引:12
作者
蒋俊杰
机构
[1]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
关键词
跨界治理; 社会冲突; 重大工程; 拆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科层体制的管理模式与社会冲突的跨界特征之间正在形成强大的结构性张力。深入研究社会冲突的跨界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实现对社会冲突的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和动态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领域亟待破解的一项重要议题。通过引入跨界治理理论,并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笔者发现区域问的公共政策差异、政府部门间的"碎片化"管理、行政体系内信息的纵向控制、利益补偿中市场机制和公民参与的缺失是中国社会冲突形成的重要原因。建立中央政府层面的跨区域利益协商和平衡机制,搭建地方政府间的经常性对话机制,形成层级政府间的授权和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合作式治理模式是社会冲突跨界治理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我国城市跨界社会问题的整体性治理模式探析——以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管理联动中心为例 [J].
蒋俊杰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3) :61-65
[2]   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中的社会风险——基于P区房屋拆迁政策的多案例分析 [J].
蒋俊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 (05) :148-156
[3]   政府引导视阈下的社会冲突治理:一个基于冲突治理结构的解释框架 [J].
柳亦博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4, 3 (02) :37-44
[4]   建构维权与维稳统一的制度通道 [J].
朱德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6 (01) :147-156
[5]   碎片化政府是公共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J].
王向民 .
探索与争鸣, 2013, (12) :57-60
[6]   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 [J].
张康之 .
社会科学研究, 2012, (03) :35-42
[8]   跨界治理:中国社会公共治理的战略选择 [J].
陶希东 .
学术月刊, 2011, 43 (08) :22-29
[9]   西方国家跨界治理的内在动力、典型模式与实现路径 [J].
娄成武 ;
于东山 .
行政论坛, 2011, 18 (01) :88-91
[10]   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 [J].
董海军 .
社会, 2010, 30 (05) :9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