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事出有因”型敲诈勒索罪中的主观占有目的
被引:4
作者
:
宋继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检察院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检察院
宋继圣
[
1
,
2
]
机构
:
[1]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检察院
[2]
中国石油大学
来源
:
人民检察
|
2014年
/ 09期
关键词
:
敲诈勒索罪;
主观方面;
客观行为;
本罪;
侵犯财产罪;
现犯罪;
非法占有目的;
社会行为;
犯罪行为;
主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作为一种典型的侵财型犯罪,敲诈勒索行为在实践中却具有很大的不典型性,这突出的体现在许多案件中,尽管行为人采取了威胁甚至暴力的手段强取了他人财物,但行为人要求他人给付财物则是出于某种真实存在的原因或理由,而主张的金钱数额又往往与客观损失数额极不匹配。此类案件中行为人究竟是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还是在敲诈勒索,理论和实务上都存在极大分歧。基于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视角不同,笔者将此类案件称为"事出有因"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刑法学.[M].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犯罪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日)福田平;(日)大垨仁编;李乔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4]
敲诈勒索罪中目的与手段的组合性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万怀
[J].
人民检察,
2009,
(05)
: 21
-
23
[5]
略论我国刑法的目的犯
陈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法律系
陈立
[J].
法学杂志,
1989,
(04)
: 18
-
19
←
1
→
共 5 条
[1]
刑法学.[M].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犯罪通论.[M].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日)福田平;(日)大垨仁编;李乔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4]
敲诈勒索罪中目的与手段的组合性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万怀
[J].
人民检察,
2009,
(05)
: 21
-
23
[5]
略论我国刑法的目的犯
陈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法律系
陈立
[J].
法学杂志,
1989,
(04)
: 18
-
1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