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观测货币资金”:测估理论与方法

被引:11
作者
李建军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未观测经济; 未观测货币资金; 非经济因素吸收;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6.07.006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民间借贷、企业非正规融资等未观测金融活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还是一个谜。本文试图在前人对中国超额货币供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非经济因素吸收分析法,测估未观测货币资金规模。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侧重于未观测经济金融因素对货币吸收的分析,通过分解非经济因素,测算未观测经济金融因素吸收的货币规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未观测货币资金总量扩张较快,从6000多亿元扩大到近1万亿元。表明非正规金融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建议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过程应关注未观测金融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 [J].
李扬 .
经济研究, 1998, (02) :14-24
[2]   中国社会游资变动分析 [J].
夏斌 ;
郑耀东 .
经济研究, 1997, (12) :14-17
[3]  
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M].王广谦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  
金融深化理论发展及其微观基础研究.[M].杨咸月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5]  
货币银行学.[M].黄达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