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杂交种对水分和氮胁迫的响应及其抗逆性

被引:40
作者
张卫星 [1 ]
赵致 [1 ]
柏光晓 [1 ]
付芳婧 [1 ]
曹绍书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农学院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水分胁迫; 低氮水平; 抗旱耐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玉米对水分胁迫和低氮条件的响应及其所受的影响,明确不同杂交种的抗旱耐瘠性表现,为干旱、半干旱和土壤贫瘠地区选用玉米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个杂交种,设置不同水分和施氮处理的田间肥水耦合试验,研究水分和低氮胁迫对不同杂交种生长发育、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产量抗逆指数对其抗旱耐瘠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抗逆性密切相关的8个指标对不同品种进行聚类。【结果】不同水分和低氮胁迫下玉米籽粒产量较对照明显降低,粒数减少,粒重下降,果穗变短小,秃尖增多,散粉至吐丝期间隔延迟。水分胁迫与低氮条件下受影响最大,其次是低氮胁迫。水分胁迫下增施氮肥或低氮条件下增加供水均能明显提高产量。水分与氮肥间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这种交互作用也表现一定的复杂性,与品种密切相关。供水与不供水或施氮与不施氮以及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也均呈极显著。各胁迫处理的产量、行粒数、千粒重、秃尖长、穗粗、穗长、ASI与产量抗逆指数之间有较密切关系,平均ARI与胁迫下的产量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以此为评价依据并结合聚类分析表明:抗旱耐瘠性表现最好的是黔2599、黔玉3号和中单2号,其次是兴黄单89-2、黔2411、遵玉3号、贵毕302和贵毕303;而安单136表现最差,其次是黔玉1号和黔兴4号。【结论】玉米对低氮胁迫的响应要高于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而不同品种因抗逆性差异,对水分和低氮胁迫响应的敏感性明显不同。水分与氮肥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以产量抗逆指数对不同杂交种的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是合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61 / 13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J].
孙文涛 ;
孙占祥 ;
王聪翔 ;
宫亮 ;
张玉龙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3) :563-568
[2]   氮、钾、甜菜碱对减缓夏玉米水分胁迫的效果 [J].
张立新 ;
李生秀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7) :1401-1407
[3]   玉米耐瘠品种的选育和材料的改良创新探讨 [J].
彭忠华 ;
周国富 ;
顾金春 ;
戴保威 .
种子, 2004, (11) :63-65
[4]   应用生理学方法和分子手段进行玉米抗旱育种 [J].
黎裕 ;
王天宇 ;
石云素 ;
宋艳春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4, (02) :16-20+25
[5]   玉米抗旱品系的筛选及其种质资源的改良和创新的研究 [J].
高玉华 ;
郎艳辉 ;
高丽辉 ;
张建华 ;
额尔敦嘎 ;
石春焱 ;
杨凤玲 .
玉米科学, 2003, (S1) :20-21
[6]   结实期土壤水分与氮素营养对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J].
陈新红 ;
徐国伟 ;
孙华山 ;
王志琴 ;
杨建昌 .
扬州大学学报, 2003, (03) :37-41
[7]   不同玉米杂交种抗旱性比较与评价 [J].
赵欣欣 ;
于运国 ;
姜江 ;
刘术梅 ;
陈学求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4-7
[8]   玉米氮素吸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的相关性 [J].
王艳 ;
米国华 ;
陈范骏 ;
张福锁 .
生态学报, 2003, (02) :297-302
[9]   玉米耐瘠种质资源的研究Ⅰ玉米耐瘠种质资源鉴定技术体系的研究 [J].
钱晓刚 ;
腾应 ;
吴敏 ;
不详 ;
陈海燕 .
种子, 2002, (06) :22-25
[10]   玉米开花期耐旱相关性状的遗传及育种策略 [J].
刘贤德 ;
李新海 ;
张世煌 .
玉米科学, 2002, (03)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