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荒漠不同密度白沙蒿人工种群生长、繁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周志宇
李锋瑞
陈亚明
吴彩霞
傅华
李雪瑞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白沙蒿; 荒漠草地; 生长与繁殖; 种群密度; 灌木;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阿拉善荒漠飞播建植的不同密度人工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种群的生长、繁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主要结果是 :(1)不同密度白沙蒿人工种群的生长与繁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它反映在白沙蒿单株地上生物量、根量、生殖枝数和种子产量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2 )不同密度白沙蒿种群的存活率明显不同 ,当种群密度超过 3.1株 /m2时 ,个体植物生长发育不良 ,并出现密度制约死亡 (自疏 )现象 ,植株死亡率急剧上升。(3)不同密度白沙蒿草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存在明显差异 ,特别是 0~ 2 0和 2 0~ 4 0 cm两个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 ,与水资源容量相适应的白沙蒿种群密度约为 2 .1株 /m2 ,在该密度下土壤水分含量基本上能够满足白沙蒿的生理生态需水。 (4 )回归分析显示 ,白沙蒿单株地上生物量与0~ 2 0和 2 0~ 4 0 cm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 4 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性 ,表明白沙蒿种群的生长主要受 0~ 4 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95 / 8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
    张雷明
    上官周平
    [J]. 干旱区研究, 2002, (04) : 59 - 63
  • [2] 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土壤水分和地上部生长的初步观察
    张娜
    梁一民
    [J]. 生态学报, 2000, (06) : 964 - 970
  • [3] 草地沙化过程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变化特征
    赵丽娅
    李锋瑞
    王先之
    [J]. 生态学报, 2003, (09) : 1745 - 1756
  • [4]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飞播区白沙蒿植被密度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
    付华
    周志宇
    陈善科
    [J]. 中国沙漠, 2001, (03) : 51 - 56
  • [5] 白沙蒿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I.粘液瘦果的结构和功能
    黄振英
    Gutterman Yitzchak
    胡正海
    张新时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1) : 22 - 28+128
  • [6] 毛乌素沙地沙生植物的水分关系及生态适应性
    廖汝棠
    宋炳煜
    孙维
    不详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3, (02) : 83 - 91
  • [7] Effects of simulated grazing on growth and persistence of Artemisia frigida in a semiarid sandy rangeland
    Li, FR
    Zhao, AF
    Zhou, HY
    Zhang, TH
    Zhao, X
    [J]. GRASS AND FORAGE SCIENCE, 2002, 57 (03) : 239 -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