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阿拉善荒漠不同密度白沙蒿人工种群生长、繁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周志宇
李锋瑞
陈亚明
吴彩霞
傅华
李雪瑞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白沙蒿;
荒漠草地;
生长与繁殖;
种群密度;
灌木;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阿拉善荒漠飞播建植的不同密度人工白沙蒿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种群的生长、繁殖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主要结果是 :(1)不同密度白沙蒿人工种群的生长与繁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它反映在白沙蒿单株地上生物量、根量、生殖枝数和种子产量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2 )不同密度白沙蒿种群的存活率明显不同 ,当种群密度超过 3.1株 /m2时 ,个体植物生长发育不良 ,并出现密度制约死亡 (自疏 )现象 ,植株死亡率急剧上升。(3)不同密度白沙蒿草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存在明显差异 ,特别是 0~ 2 0和 2 0~ 4 0 cm两个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随种群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 ,与水资源容量相适应的白沙蒿种群密度约为 2 .1株 /m2 ,在该密度下土壤水分含量基本上能够满足白沙蒿的生理生态需水。 (4 )回归分析显示 ,白沙蒿单株地上生物量与0~ 2 0和 2 0~ 4 0 cm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 4 0 cm以下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无显著相关性 ,表明白沙蒿种群的生长主要受 0~ 4 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95 / 89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