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县三保钨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被引:2
作者
郑开旗
黄维新
周乐生
机构
[1] 福州大学地矿系,福州大学地矿系,福州大学地矿系,
关键词
古田三保; 微量元素; 同位素; 花岗斑岩; 成矿模式;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89.01.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保钨钼矿床位于政和—大浦大断裂之东侧。矿体产于花岗斑岩(85Ma)与侏罗系南园组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属中—高温石英脉型矿床。石英包裹体的δDH2O值为-4l—-47‰,δ18OH2O值为-6.0—-7.3‰,表明成矿热液是来自大气降水。根据矿体中δ34S值和黑钨矿中富Nb2O5、贫Ta2O5,辉钼中Re及黄铁矿中Co高、Ni低等特征,证实成矿物质与同熔型花岗斑岩是同一来源的。花岗斑岩中除W、Mo含量较高外,Cr、Ba、Re的含量和∑Ce/∑Y比值、磁铁矿-(?)石-锆石等副矿物组合都与华南过渡型地壳同熔型花岗岩系列成因相似。根据上述资料推测本矿床成矿模式是:同熔型花岗斑岩形成时初步富集了矿质→地下水循环热液与花岗斑岩作用淋滤出矿质→转移到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形成矿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赣中某矿田黑钨矿成分的时空变化特征
    章崇真
    郑秀中
    李上男
    [J]. 地质论评, 1981, (03) : 193 - 198
  • [2] 简明地球化学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简明地球化学手册》编译组 编译,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