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概念的中国适用性考察

被引:4
作者
敬海新
机构
[1] 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关键词
公共领域; 第三领域; 适用性;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08.01.030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公共领域或公共领域的一些具体形态,公共领域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西方一些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同样有现实性的意义。建构现代型的公共领域对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 陈燕谷; 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 [2] 对话中的政治哲学.[M].李鹏程等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
  • [3]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黄宗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4]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 [5] 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陈燕谷主编;.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