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化的任务与非犯罪化的使命

被引:3
作者
陈谦信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法; 犯罪化; 非犯罪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伴随着时代、民族、社会的变迁,根据公众根本利益的变化,社会危害性的标准随之改变,犯罪与非犯罪的立法评价也跟着改变。本文从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概念入手,探讨了新时期下我国刑法的犯罪化的任务和非犯罪化的使命,并指出未来刑法将循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双向思路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方式 [J].
黄京平 .
法学杂志, 2006, (04) :10-12+48
[2]  
中国刑法国际化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苏彩霞著, 2006
[3]  
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小虎, 2006
[4]  
法律、自由与道德[M]. 法律出版社 , (英)H.L.A.哈特(H.L.A.Hart)著, 2006
[5]  
刑法的基本观念[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小虎著, 2004
[6]  
现代刑法的犯罪化根据[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魏东著, 2004
[7]  
实证派犯罪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意)恩里科·菲利著, 2004
[8]  
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周光权著, 2002
[9]  
刑事政策学[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谷实著, 2000
[10]  
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M]. 法律出版社 , (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MireilleDelmas-Marty)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