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147
作者
申宝宏 [1 ,2 ]
刘见中 [1 ]
雷毅 [1 ]
机构
[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关键词
煤矿区; 煤层气; 瓦斯抽采; 提质上产; 梯级利用;
D O I
10.13199/j.cnki.cst.2015.02.001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TD712.6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总结了"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在基础理论、技术装备、工程示范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在资源条件、抽采效果、利用水平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指出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要走出一条"协调开发、提质上产、梯级利用"的道路,实现煤层气与煤炭一体化协调开发,能抽尽抽,能用尽用。为此,针对性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将在碎软煤层强化抽采、低浓度煤层气高效集输利用、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专用装备等方面的技术装备需求和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煤矿区卸压瓦斯地面井破坏机理研究 [J].
徐宏杰 ;
桑树勋 ;
黄华州 ;
刘会虎 ;
武杰 ;
任波 ;
韩家章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4, 41 (06) :122-127
[2]   煤矿采动区地面井逐级优化设计方法 [J].
胡千庭 ;
孙海涛 .
煤炭学报, 2014, 39 (09) :1907-1913
[3]   晋城矿区煤与煤层气共采研究进展及急需研究的基本问题 [J].
贺天才 ;
王保玉 ;
田永东 .
煤炭学报, 2014, 39 (09) :1779-1785
[4]   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制约因素与发展建议 [J].
吴立新 ;
赵路正 .
洁净煤技术, 2014, 20 (05) :24-27+52
[5]   含氧煤层气流量变化对液化工艺影响的模拟研究 [J].
朱菁 ;
王长元 ;
张武 ;
任小坤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4, (05) :1-4
[6]   我国煤与瓦斯共采:理论、技术与工程 [J].
谢和平 ;
周宏伟 ;
薛东杰 ;
高峰 .
煤炭学报, 2014, 39 (08) :1391-1397
[7]   采动裂隙椭抛带动态演化及煤与甲烷共采 [J].
李树刚 ;
林海飞 ;
赵鹏翔 ;
肖鹏 ;
潘红宇 .
煤炭学报, 2014, 39 (08) :1455-1462
[8]   低浓度煤层气脱氧浓缩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 [J].
曲思建 ;
董卫国 ;
李雪飞 ;
陈亚飞 .
煤炭学报, 2014, 39 (08) :1539-1544
[9]   开发模式和增产技术对煤层气采收率影响研究 [J].
巫修平 ;
张群 .
中国煤层气, 2014, 11 (02) :20-24
[10]   晋城矿区煤层气三区联动立体抽采模式 [J].
李国富 ;
李波 ;
焦海滨 ;
刘星 .
中国煤层气, 2014, 11 (01)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