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采动巷道顶板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被引:192
作者
马念杰
赵希栋
赵志强
李季
郭晓菲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深部; 采动巷道; 塑性区; 可接长锚杆;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5.6011
中图分类号
TD327.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部采动巷道冒顶事故是当前煤炭资源开采中面临的重大难题。基于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分析了双向非等压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形态特征,并对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深部采动巷道围岩双向压力比值λ(0<λ<1)较小时,围岩塑性区形态不再是圆形和类椭圆形,而呈现出蝶形分布的特征,当碟叶位于巷道顶板上方时,容易发生冒顶;2采动应力方向决定围岩最大破坏深度的位置,并控制潜在冒落区的范围,当围岩最大破坏深度与潜在冒落高度相同时,顶板稳定性最差。要保持顶板围岩稳定,支护体必须要有足够的长度和延伸性能,据此,提出了可接长锚杆支护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可接长锚杆较好地适应了顶板围岩的剧烈下沉,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287 / 22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深部动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不对称变形机理研究.[D].李琦.安徽理工大学.2013, 05
  • [2] 深部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曾亮.重庆大学.2010, 03
  • [3] 圆形巷道围岩偏应力场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研究
    马念杰
    李季
    赵志强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5, 44 (02) : 206 - 213
  • [4] 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
    谢和平
    高峰
    鞠杨
    高明忠
    张茹
    高亚楠
    刘建峰
    谢凌志
    [J]. 煤炭学报, 2015, 40 (01) : 1 - 10
  • [5] 大变形巷道顶板可接长锚杆支护系统性能研究
    刘洪涛
    王飞
    王广辉
    赵希栋
    汤达
    于明江
    [J]. 煤炭学报, 2014, 39 (04) : 600 - 607
  • [6] 深部工作面采动应力场分布变化规律实测研究
    刘杰
    王恩元
    赵恩来
    徐文全
    胡少斌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4, 31 (01) : 60 - 65
  • [7] 深部煤矿应力分布特征及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康红普
    [J].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9) : 12 - 17
  • [8] 深部厚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制及支护优化
    王汉鹏
    李术才
    李为腾
    李海燕
    李智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5) : 631 - 636
  • [9] 巷道围岩弹塑性解析解及工程应用
    曾开华
    鞠海燕
    盛国君
    张常光
    [J]. 煤炭学报, 2011, 36 (05) : 752 - 755
  • [10] 深部动压回采巷道的矿压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刘增辉
    高谦
    华心祝
    李英明
    [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0, 30 (02) : 37 - 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