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雌雄异株性状变异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朱道圩,张俊华
不详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雌雄异株,性状变异;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1995.01.001
中图分类号
S663.401 [];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通过2a调查,发现了介于中华猕猴桃雌株与雄株之间的中间类型,但该类型数量稀少,在野生群体中只占0.5%左右。雌雄异株性状的变异可以从雌株、雄株以及中间类型的花器发育水平上体现。雌花的雌蕊可育,但花粉没有生活力;雄花雌蕊败育,但花粉正常;而中间类型花朵的雌蕊部分发育,而且花粉也有生活力。仅在雌株与中间类型上可以见到明显的“柱头一花柱”结构,但二者在柱头表面乳突的密度与发育水平上显著不同。中间类型花朵的柱头上乳突稀少,而且部分萎陷;花粉粒能在其柱头上发芽,但大多数花粉管不能伸入柱头组织。中间类型的发现不仅对研究雌雄异株性状的演化有一定意义,而且也为培育中华猕猴桃雌雄同株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