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胎”:内涵、特征、成因及启示——基于江西省T村的实证分析

被引:12
作者
孙新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小二胎”; 生育间隔; 内涵; 特征;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本文利用一个村庄的个案访谈与统计资料探讨了农村新近出现的"小二胎"现象的内涵、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一、二胎生育间隔大于等于7年的"小二胎"大量涌现,其中计划外生育占据多数,且随着间隔的拉长其所占比重更大。与此相对应的是生育妇女以30岁以上的大龄妇女为主。作为农民的理性选择,"小二胎"是农民在内在动机与外在条件共同交织下的合力结果,其中农民的生育意愿是核心,基层计生环境的放松为诱因,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为此提供了经济基础。希望本研究能从微观视角为思考我国计生政策的下一步走向提供一些启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一、二孩生育间隔及其政策意义——基于国际视角与中国情境的实证分析[J]. 刘爽,邹明洳.人口研究. 2011(02)
[2]   绝后的恐惧 [J].
杨华 .
文化纵横, 2010, (03) :101-105
[3]   初婚初育史对育龄妇女二孩生育间隔的影响 [J].
巫锡炜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1) :36-45+111
[5]   对“二孩政策”生育控制作用机制的思考 [J].
石人炳 .
人口与经济, 2008, (05) :18-21
[6]   农村计划生育30年——兼谈税费改革对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J].
田先红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15-117
[7]   农村二孩生育间隔的分层模型研究 [J].
郭志刚 ;
李剑钊 .
人口研究, 2006, (04) :2-11
[8]   性别偏好与中国妇女生育行为 [J].
陈卫 .
人口研究, 2002, (02) :14-22
[9]   对80年代以来我国妇女初婚初育间隔的分析 [J].
郑真真 .
人口与经济, 1999, (02) :13-17
[10]   利用普查数据估算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婚初育间隔的方法及其在四普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J].
曾毅 .
人口与经济, 1992, (03)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