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藜科植物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一峰
王俊龙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甘肃; 藜科; 区系特征; 区系分区; 起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对藜科植物标本的收集、整理和系统鉴定,本地区藜科植物共有67种,隶属于21属,8族,在我省有2个分布丰富区:河西走廊地区和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地区。分析表明,本区藜科植物可划为5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其中以地中海区、西亚和中亚分布最多(占33.4%),除世界分布和中国特有外,均为温带性地理成分(占71%),结合对孑遗属的分析,说明了本区系的主要特征为典型的温带性质和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并与相邻地区有一定的联系;本区系起源于白垩纪至第三纪的古地中海沿岸,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浸海退以及气候的变迁形成了现今的区系成分。根据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将甘肃藜科植物区系划分为5个区系小区:走廊小区,祁连山小区,中部小区,甘南小区和陇南小区,其中走廊小区和甘南小区不仅是本区藜科植物主要的分布区,而且也是我省重要的农业区和畜牧业基地,因此,对各小区的区系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实践的建议,以期为我省的防风固沙、植被恢复和草场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42 / 7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大通河流域植物区系 [J].
吴玉虎 .
云南植物研究, 2004, (04) :355-372
[2]   甘肃河西地区盐生植物区系研究 [J].
张勇 ;
李鹏 ;
李彩霞 ;
贾恢先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1) :115-119
[3]   西部地区植被恢复重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J].
于贵瑞 ;
谢高地 ;
王秋凤 ;
牛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216-220
[4]   西北干旱荒漠区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J].
党荣理 ;
潘晓玲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24-32
[5]   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分区研究 [J].
张秦伟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01) :21-32
[6]   甘肃草本植物区系的一条分界线 [J].
王一峰 ;
廉永善 ;
陈学林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6) :194-197
[7]   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参数——相似性系数 [J].
张镱锂 .
地理研究, 1998, (04) :94-99
[8]   中国西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相似性的定量研究 [J].
潘晓玲 ;
左家哺 .
西北植物学报, 1997, (01) :94-102
[9]   藜科植物的起源、分化和地理分布 [J].
朱格麟 .
植物分类学报, 1996, (05) :486-504
[10]  
黄土高原植物志[M]. 科学出版社 , 傅坤俊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