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政治安全的网络政治传播自由与规制分析

被引:5
作者
刘远亮 [1 ]
虞崇胜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网络政治传播; 国家政治安全; 网络安全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 [公安工作];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6 ; 1402 ;
摘要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维护和实现政治安全,是当今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网络社会的发展则给政治安全增加了新的变数,特别是网络技术变革促进网络政治传播自由不断扩展,在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挑战,所以对其施以有效规制是应对这种挑战并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现实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任何网络政治传播活动都进行严格规制,就国家政治安全来说,这种规制有其特定的对象和内容,也需要确定合理的规制边界,而这尤其需要法治的作用。其要旨,就在于通过完备的法律来保障和规范网络空间政治信息有序自由流动,并使各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的权利范围和法律责任都有明确界定,以便在公民自由表达和参与与政府规制之间实现适度平衡。将网络政治传播自由规制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样有助于逐步走出网络安全治理中自由与规制的困境,从而既能保障公民权利,又能巩固政治秩序、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政治安全:安全和国家安全研究议程的新拓展 [J].
舒刚 ;
虞崇胜 .
探索, 2015, (04) :100-106
[3]   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网络谣言协同治理研究 [J].
吕炜 ;
谭九生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8 (03) :53-60
[4]   网络政治传播模式及其优化 [J].
贾哲敏 .
理论探索, 2015, (03) :67-70
[5]   互联网的政治性使用与我国公众的政治信任——一项经验性研究 [J].
张明新 ;
刘伟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1) :90-103+141
[6]   互联网技术的政治属性与意识形态传播——对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研究的批判与反思 [J].
程同顺 ;
张文君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6) :68-73
[7]   网络政治传播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基于政府与民众关系的分析 [J].
刘远亮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5 (04) :32-37
[8]   略论中国网络治理理念的完善 [J].
刘素华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 17 (02) :100-104
[9]   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 [J].
王金水 .
政治学研究, 2012, (04) :53-60
[10]   互联网在国际政治中的“非中性”作用 [J].
郑志龙 ;
余丽 .
政治学研究, 2012, (04) :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