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唐山地区冰雹气候特征与雷达回波分析
被引:33
作者:

王秀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郭丽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高桂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郑艳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刘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匡顺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机构:
[1] 河北省唐山市气象局
[2]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冰雹;
时空分布;
气候特征;
雷达回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唐山市11个气象台站1974—2009年冰雹观测资料和1999—2009年冰雹日的高空观测资料及2006 2009年的冰雹云多普勒雷达资料,详细分析并归纳了唐山市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和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的识别特征,并分析了冰雹日数的突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冰雹主要发生在北部山区、半山区。20世纪80年代是冰雹高发期,90年代以后逐渐减少;冰雹日数于90年代初期发生显著突变,突变后冰雹日数明显减少。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区域中,强烈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将有利于冰雹天气的产生。降雹的0℃层平均高度为3.4 km,-20℃层平均高度为6.3 km。唐山冰雹云回波中心强度大多大于60 dBz,垂直结构都为倾斜回波,回波顶(ET)都在8 km以上,垂直累积液态水大部分在25 kg·m-2以上,基本径向速度图上表现辐合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44 / 3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近50年我国冰雹年代际变化及北方冰雹趋势的成因分析[J]. 气象, 2011, 37 (06) : 669 - 676符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李维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培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高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2] 强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雷达特征及临近预警[J]. 气象, 2011, 37 (04) : 474 - 480李德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唐仁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熊守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恩施州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柳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向玉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袁正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王慧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韩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3] 唐山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4) : 509 - 514龚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唐山市气象局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 唐山市气象局石志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唐山市气象局 唐山市气象局花家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唐山市气象局 唐山市气象局王爱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唐山市气象局 唐山市气象局
- [4] 西北太平洋台风累积动能的气候特征[J]. 气象, 2009, 35 (09) : 44 - 50黄丽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林笑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曾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庄淑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 福建省莆田市气象局
- [5] 2007年城市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危害分析[J]. 气象, 2008, (04) : 16 - 21王维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王秀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6] 1957—2005年河南省降水和温度极端事件变化[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2) : 78 - 83余卫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柳俊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常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王纪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7] 近40年湖南省极端强降水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特征[J]. 气象, 2008, (01) : 80 - 85罗伯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张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林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8] 兰江流域近43年气候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J]. 气象, 2007, (02) : 70 - 75康丽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顾骏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樊高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气候中心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9] 2005年北京城区两次强冰雹天气的对比分析[J]. 气象, 2007, (02) : 49 - 56王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孙继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李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 [10] 用CINRAD-SA雷达产品识别冰雹、大风和强降水[J]. 气象, 2006, (10) : 64 - 69+131李云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王福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裴宇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刘晓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台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